王谭源

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副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性别:男

在职信息:在职

所在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历:研究生(博士)毕业

学位:理学博士学位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学科:材料物理与化学

其他联系方式Other Contact Information

邮编 :

通讯/办公地址 :

邮箱 :

个人简介Personal Profile

2010年于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获得学士学位,2015年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获得博士学位, 2017-2018年于美国斯坦福大学进行访问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基于碳中和的电能—化学能转化(电解水制氢,二氧化碳还原等)。目前已在相关领域发表SCI论文5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身份发表多篇工作于Nat. Commun.、Adv. Mater.、Energy Environ. Sci.、Angew. Chem. Int. Ed.、Adv. Energy Mater.、ACS Catal.等高水平期刊上,论文被引用5000余次,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多个项目,获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三等奖(第三完成人)。


主要研究方向

1. 电解水制氢

氢能是一种清洁而且能量密度极高的二次能源,有望在将来成为一种通用的能量载体。而在多种制氢手段中,通过风能、太阳能和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水电解制氢是一种最为绿色清洁的氢能获取方式,且将其与氢燃料电池联用可以实现水-氢/氧循环。然而析氢/析氧反应(HER/OER)动力学迟缓,超电势较高,极大提高了电解水制氢能耗,如何设计高效催化材料,降低反应超电势,是当前电解水制氢领域的研究热点。团队聚焦于高性能HER/OER催化剂的精准设计、工况结构演变历程及反应机制研究,以期实现高稳定性低能耗电解水制氢以及复杂电解质环境(如海水)制氢。

image.png

2. CO2还原

自工业革命以来,二氧化碳浓度持续攀升,温室效应日益突出。如何削减二氧化碳的排放,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的经济体系,实现碳中和是当今世界各国的关注重点。在诸多实现碳中和的策略中,基于可再生能源将二氧化碳于水溶液中电还原为高附加值化学物质(如乙烯、乙醇等)由于绿色环保且能够实现碳的循环利用,契合了当今社会对于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的需求,因而获得了广泛的关注。然而二氧化碳还原超电势高,选择性差,这对催化剂的设计提出了挑战。团队以高选择性二氧化碳还原催化剂的设计为研究重点,并通过原位表征技术及机理研究指导材料制备,以期实现高效的二氧化碳电还原;并通过流动电解池及膜电极设计增大反应电流,实现工业级电解。

image.png

3. 新型能量转化体系及器件

在开展电解水制氢及二氧化碳还原关键材料及装置研究的基础上,团队着眼于新型电能—化学能转化体系,同步开展耦合制氢/二氧化碳还原、复杂有机物转化等新体系新器件的开发,以期提高电能—化学能转化效率,提升电化学/电催化体系产出附加值,并希望将基于氢能的H、O循环拓展至C、H、O循环乃至C、H、O、N循环,为碳中和的实现提供更多选择。

image.png


欢迎对碳中和、清洁能源、氢能感兴趣的同学加盟,联系方式:wangty@hust.edu.cn

更多信息可关注本人所在课题组(电化学与功能材料实验室)主页进行了解:

http://echem.mat.hust.edu.cn/

  • 教育经历Education Background
  • 工作经历Work Experience
  • 研究方向Research Focus
  • 社会兼职Social Affiliations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