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 GUANG
·Personal Information
更多信息见课题组网页:http://itp.energy.hust.edu.cn
冯光,男,1980年9月生。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二级教授/博导,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2002、2005年分别获华中科技大学学士、硕士学位,2010年获美国Clemson大学博士学位,2010年11月至2013年12月在美国Vanderbilt大学和FIRST能源前沿研究中心先后以博士后和研究助理教授从事研究工作,2013年11月加入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和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任教授/博导。
近些年来,一直从事与微纳尺度界面和输运相关的基础问题研究,在有关超级电容器储能机理与优化设计方面做出了一些成果。研究工作具有能源与物理、化学、材料等方向相交叉的学科特点;已发表英文书籍3章、SCI期刊论文百余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论文80余篇(包括Nature Materials、Nature Computational 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Physical Review Letters、Physical Review X、Advanced Materials、Angewandte Chemie、Chemical Reviews等),H因子50;荣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排1);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面上/国合/重大研究计划(培育)/杰青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杰青/重点项目、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和深圳市科技计划基础研究项目等,参与重点项目1项;受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报告20余次、担任分会主席10余次;2010年克莱姆森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杰出博士生,2013年湖北省第三批“百人计划”入选者,2014年被提名成为美国科学研究学会Sigma Xi会员,2015年获华中科技大学“学术新人奖”和“华中学者”,2016年获华中科技大学“十佳青年教工”,2022年获华中科技大学“我最喜爱的教师班主任”和“优秀班主任”;现任Energy Advances创刊副主编、SCI期刊Green Energy & Environment、ChemElectroChem、Fluid Phase Equilibria的编委。
于2013年12月建立界面与输运现象实验室(Interface & Transport Phenomena Laboratory),致力于研究能源领域中有关微/纳米尺度下的界面和输运现象,并将其应用于同能源息息相关的几个重要科学技术与工程领域:新型超级电容器储能技术、纳米能源材料开发设计、电容去离子水处理、二氧化碳驱油和页岩气开采。实验室已和本领域内的国际顶级学者建立了坚实的合作关系,如英国帝国理工学院Alexei A. Kornyshev院士、美国Drexel大学杰出教授Yury Gogotsi院士、德国莱布尼茨新材料研究所Volker Presser教授/研究员课题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