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性别:男
在职信息:在职
所在单位: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
学历:研究生(博士)毕业
学位:工学博士学位
毕业院校: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
学科:光学工程曾获荣誉:
2014 2014年两院院士评选的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2014年,排名:1
2017 光纤通信传输损伤物理机制研究及高速光传输系统实现,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二等奖,中国通信学会,2017年,排名:2
个人简介
杨奇,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教授。其主要的研究方向为:
1)超大容量、超高速、超远距离光传输;
2)短距离互联及DSP;
3)无线移动前传;
4)实时信号采集与信号处理;
3)无线通信,信道编码,编解码通信。
发表国际期刊会议论文100余篇,Google引用超2600余次,编写海外书籍章节1章,美国专利11件,中文专利114余件。 OFC 传输组(Transmission System)TPC committee member。
教育经历
社会兼职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超低灵敏度的实时光传输系统,实验结合卫星间激光通信,无中继超长跨距传输等应用,算法主要涉及信号调制(如QPSK,BPSK,PPM),信号解调(ADC同步,Clock recovery,恒模算法,载波恢复等)以及FPGA工程算法(实时化算法)
主要研究城域网以及数据中心互联应用的低成本架构,主要实现直接检测系统的低硬件复杂度优化和传输距离提升(例如自相干系统设计、MZM自动偏压控制等),以及低功耗、低算法复杂度的DSP设计(包括色散补偿,信道均衡,时钟恢复,信道编码,和机器学习相关应用等)
主要研究无中继条件下的超长距离光通信,研究超长跨距传输系统不同架构的传输和实验,主要包括有对于无中继传输系统中的信号放大技术(例如分布式拉曼放大DRA,遥泵ROPA),长距离传输信道的非线性损伤和补偿(例如非线性预补偿,DBP算法),针对无中继超长跨距信号调制和解调算法(例如同步,信道估计,频偏相位估计等)
主要研究C+L波段超大容量光传输,研究不同架构下的传输模型和试验,算法主要涉及到信号调制(例如OFDM、高阶调制格式),信道线性非线性损伤抑制与补偿技术(例如AI辅助自适应信道编码,非线性估计与抑制),信道解调算法(同步,信道估计,频偏估计,相位噪声估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