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领域
-
课题组长期从事凝聚态物理中的物质量子磁性研究。
1. 生长新型量子磁性材料。利用光学浮区、化学气相输运、助熔剂等方法,探索和优化晶体生长工艺,以得到高质量单晶样品,为后续研究提供研究对象。
2. 针对新型量子磁性材料,开展常规表征、极低温、超强磁场和谱学测量。
2.1 常规XRD,MPMS和PPMS表征,温度范围:1.8~400K,用于测量新材料的详细晶体结构、磁性、比热等常规物理性质。
2.2 基于labview自主研发的极低温测量,温度范围:0.03~1.8K,主磁场:-12~12T, 磁场梯度:-10~10T/m, 用于测量新材料的法拉第力直流磁化(精度0.1μAm2)、热弛豫比热(精度0.001μJ/K)和静态热导(精度0.1mWK-1m-1)。经典无规则热涨落与温度成正比,因此磁性材料的宏观量子效应通常需要在极低温下才能显现。
2.3 超强磁场测量,磁场:0~50T,温度:2~300K, 依托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测量新材料的磁化强度和电子自旋共振谱。材料中磁相互作用通常较强(10~100K),因此磁致非平庸量子态和量子相变的发现需要强磁场(~50T)。
2.4 谱学测量:通过申请国内外重大科学装置的机时,针对重要高质量单晶材料,开展中子散射和μ子自旋弛豫等谱学测量,以研究系统低能元激发的宽动量和能量范围的自旋动力学谱。
3. 实验结果的多体理论计算和模拟:基于超级电脑,VASP和Matlab等,开展第一性原理计算,蒙特卡罗,密度矩阵重整化群,精确对角化等。
3.1 联合综合实验数据,精确确定新材料的有效自旋哈密顿量(即微观相互作用模型)。
3.2 基于新材料的有效自旋哈密顿量,模拟和计算系统的基态性质,并与实验结果直接比对,从原子尺度理解材料的宏观量子现象。理论指导实验,实验检验和修正理论。
人们对材料微观世界的认识能力(凝聚态物理学)直接关系到文明的每次革新,而材料微观世界属于多体关联的复杂系统,人们对其的认识能力仍停留在初级阶段,因此该领域充满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我们课题组长期从事材料的磁性研究,与未来拓扑量子计算、信息储存与处理、高温超导机理问题等有着密切联系。
李岳生2020年入选国家青年人才计划,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4篇(包括PRL 5篇,Nat. Commun. 2篇,PRX 1篇),Google Scholar引用2478次,h因子为20(截止2024年1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