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成长中的学术力量——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学研究所发展概述,高等教育研究2010年9期。第一。.
62. 交往教学与学生的主体性发展[J].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12期。(第二).
61. 科学观转向和科学教育的和谐向度[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年4期。.
60. 当前学校德育的发展趋势,三峡论坛2009年第11期。.
59. 对中小学民族精神教育的系统思考,载刘献君主编:《现实挑战与路径选择——民族精神的对策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8月。.
58. 论全球化和民族意识,载欧阳康主编:《文化反思与价值建构——全球化与民族精神》,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
57. 究竟什么是教育研究?——兼评《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反思与重构》,大学(学术版), 2010年 02期;《<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反思与重构>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6月。.
56. 高师学生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的理论构想,课程·教材·教法2009(7)。.
55. 20世纪西方科学教育发展轨迹探源,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
54. 杨鲜兰,李太平,交往教学与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湖北社会科学,2008(12)。.